湖北多年深耕簡牘類圖書出版,以出版的力量留存“國家信史”—— “簡”述歷史 “牘”懂中華
發布時間:2024-11-14 來源:荊楚文庫 閱讀次數:
這幾天,湖北省孝感市云夢縣博物館火爆“出圈”,入館觀眾絡繹不絕。館內陳列的秦漢簡牘文物,以及《秦簡牘合集》《秦簡牘研究》等重要整理文獻,吸引了廣大觀眾認真品讀。
11月4日下午,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云夢縣博物館,參觀云夢出土秦漢簡牘展,詳細了解簡牘內容、歷史文化價值和保護研究情況??倳浾f,古代簡牘非常珍貴,是我們國家信史的重要實物佐證,要善加保護,做好研究。要不斷通過考古發掘,為國家歷史提供更多不容置疑的佐證材料。
《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》記者了解到,湖北是簡牘出土大省,出土簡牘數量在全國位列第三;簡牘內容系統性高,出土時保存相對較好,具有極高的文獻價值。一直以來,湖北積極推動簡牘高質量整理出版工程,出版了《秦簡牘合集》《秦簡牘研究》等一批重要的簡牘類圖書,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。
一批簡牘類圖書獲贊譽
“簡”述歷史,“牘”懂中華。在紙張普及之前,簡牘記錄下了泱泱華夏波瀾壯闊的歷史篇章,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,對賡續中華文脈、傳承中華文明具有獨特意義。
作為最早發現和集中出土秦簡牘的地方,云夢目前出土了8批次秦漢簡牘,共計3500余枚。其中,睡虎地秦簡創下了多個之最——中華法系之源、最早的官員從政準則、最早的環保法令、最早的傳染病防治記錄、最早的刑事偵查和法醫記錄、最早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。
如今,人們對簡牘的這些認識和理解,離不開簡牘工作者的潛心研究,以及簡牘的整理出版工作。湖北出版的一批高質量簡牘類圖書,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、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堅實支撐。
其中,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《秦簡牘合集》,共4卷6冊,是在簡牘學家、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陳偉主持下,由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同湖北省博物館等國內多家文博機構合作,歷時6年,對20世紀出土的云夢睡虎地4號墓木牘、睡虎地11號墓簡冊、云夢龍崗6號墓簡牘、江陵岳山36號墓木牘、沙市周家臺30號墓簡牘、青川郝家坪50號墓木牘、天水放馬灘1號墓簡牘等7批簡牘的系統再整理,利用最新紅外影像技術,選用更為完整、清晰的圖版;對簡牘近百處綴合、編連;對數百個文字作出新釋,在圖像處理、文本復原和解讀方面取得系統性的重大進展,獲得海內外同行高度贊譽。
《秦簡牘研究》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,薈萃國內多學科前沿學者,以歷年發現的秦簡牘為研究對象和基本史料,并結合相關戰國簡冊、漢代簡牘與傳世文獻,圍繞制度、法律、地理、數術、語法等重要課題,從秦簡牘所見具體問題切入,注重簡牘文本的校釋和考證,在簡牘文本復原和內涵考察方面均有重要推進,有助于更全面、深入認識秦漢歷史與文化。
形成簡牘出版工作合力
近年來,湖北在簡牘保護修復、整理研究、編輯出版、數字化利用等方面加強統籌協調,形成了推動簡牘出版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合力。除在大型文獻整理出版工程《荊楚文庫》中收錄出版了《秦簡牘合集》《楚地出土戰國簡冊(十四種)》等簡牘類圖書,同時,鼓勵支持全省出版單位的簡牘出版工作。
武漢大學出版社是國內最早從事簡牘類圖書出版的出版社之一,出版的多種圖書在國內外學術界和出版界產生了較大反響?!拔疑绯霭娴暮啝╊悎D書,內容主要涉及對出土簡牘的整理與研究,以及以出土簡牘為基本史料的中國古代史和古代文化的研究?!蔽錆h大學出版社副社長林莉介紹說,圍繞著簡牘類圖書的出版,近10多年來,該社約30種圖書列入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,近40種圖書獲得國家和省級各類獎項及項目資助,還培養了一支緊跟出土文獻學術研究動態,從選題策劃到圖書審稿、編校和美術設計、排版制作、發行推廣的專業出版隊伍。未來武大社將繼續在出土簡牘等新文獻整理與研究領域深耕細作,致力于古籍整理、精品學術著作策劃出版的同時,關注出土文獻類圖書的普及與推廣,策劃出版大眾能讀也愛讀的泛學術通俗讀物。
作為湖北唯一的專業古籍出版社,崇文書局將簡牘類圖書作為重要的出版方向之一,策劃了《楚地出土戰國簡冊文字編》《楚簡遣冊名物通釋》《新刊布敦煌漢簡詞匯研究》等選題,將陸續出版。湖北人民出版社也出版了《楚國紋樣研究》等一批涉出土文獻整理與考古研究的圖書,該社擁有古文字、文獻學、古代史專業編輯力量,正在打造簡帛研究產品線,籌備實施了一批關于楚地出土文獻的選題。
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是國家“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”協同攻關創新平臺重要參與單位,對出土簡牘進行系統整理、再整理,并與武漢大學文化遺產智能計算實驗室合作研發“中國簡帛文獻綜合數字平臺”,將出土簡牘上的“中國記憶”用數字形式永久保存。
據了解,當前,湖北正在匯全省之智組織推動《湖北出土簡牘集成》整理出版工作,部署加大湖北出土簡牘的保護、整理、收藏和研究力度。 (轉自: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第8331期 湯廣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