筆載百年風云 史鑒當下未來——《朱峙三日記》《朱峙三烽火日記》研討會在鄂州舉行
發布時間:2025-09-01 來源:荊楚文庫 閱讀次數:
個人日記是時代的微觀切片,更是歷史研究的珍貴史料。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,8月26日,《朱峙三日記》《朱峙三烽火日記》研討會在鄂州市圖書館隆重召開。鄂州職業大學學者、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代表、湖北電視臺及《鄂州日報》媒體人,與鄂州文史界人士齊聚朱峙三先生故里,共同挖掘這部百年日記的歷史價值。

活動期間,湖北電視臺“書人書事”欄目組金源、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首席責任編輯魏耀武再度赴鄂州,在朱峙三家屬陪同下,走訪了先生曾生活過的華容區胡林、鄂城區城關等地,實地追尋其人生足跡,感受百年前的時代印記。

朱峙三(1886-1967)的一生堪稱中國近代社會變革的“見證者”:16歲中秀才后投身新學,辛亥首義前后擔任《漢口中西報》《中華民國公報》主筆、編輯,以筆墨為刃記錄時代;民國時期歷任黃安縣公署書記官及蒲圻、黃岡等縣縣長,躬身參與地方建設;全面抗戰爆發后隨省府西遷,顛沛流離中仍心系家國;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湖北省參事室參事,繼續為國家發展獻策。

更令人稱道的是,朱峙三從7歲起堅持寫日記,直至76歲才擱筆,70年未曾中斷。這部日記涵蓋政治、經濟、軍事、外交、文化、教育等領域,既有對時事的敏銳觀察,也有個人思考與市井生活記錄,為研究近代中國提供了極具價值的第一手資料。

2024年2月,經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周國林與朱峙三長孫胡念征精心整理,《朱峙三日記》由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,全書共10冊3864千字,入選“荊楚文庫”出版工程。

研討會上,參與點校的鄂州文史專家張靖鳴、姜宗哲、熊壽昌分享了整理過程中的幕后故事;民間文藝家李玖香、資深媒體人李洪江接受湖北電視臺訪談,詳解日記出版的艱辛與意義。

其中,李洪江特別介紹,《朱峙三烽火日記》精選1937-1945年日記內容,真實記錄了先生抗戰時期的流離生活,其中關于日寇飛機轟炸鄂城等細節的記載,成為研究湖北抗戰史的重要佐證。

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,應進一步深挖《朱峙三日記》《朱峙三烽火日記》的史料價值,推動形成具有荊楚特色的學術成果,讓這部百年日記成為連接歷史與現實的紐帶,為當代社會發展提供歷史智慧。劉蓮珍、杜政寧、余國民等各界代表參加研討會。(湖北日報客戶端訊(通訊員鄧光耀 王斌華 何景星))